到了家,温老爹把骡车赶进车棚,把点心那些给提进温司遥屋内放好。
又解开那个裹着银子的包袱,有些不解问:“娇娇,为何都让爹换成银子?”
温司遥佯装不好意思的笑,“这不是难得给家里做贡献,看着现银心里满足些。”
温老爹也笑了,“说的也是,等晚上,也给你那几个没见识的兄长开开眼。”
说完,便拿了两锭银子递给温司遥,“娇娇,这银子你拿着花。”
温司遥推了回去,“爹,这银子你和娘收着。这马上闹灾了,家里花银子的地方多着呢。”
“我吃住在家里,也没啥花钱的地方。再说,上次崔家给的银子还在我这呢。”
温老爹皱眉,“崔家那银子是留给你以后傍身用的。这些银子,你拿着买些衣裳头花。”说着就要把银子放下。
“爹,我衣裳够多了,簪子一天换一根,都能半个月不重样的。我难得能为家里出回力,爹你就收着吧。”
温老爹见闺女这么说,便没再坚持,“那娇娇你要银钱花时,就跟爹娘要。”
有他在,总不会薄待了闺女。
温司遥猛点头。
温老爹回屋里,把银子锁好,又去车棚卸了车,给骡子套上驴驮架,叮嘱温司遥看好家门,便赶着骡子下地干活去了。
等温老爹到了地里,程氏看到,上前悄声问,“当家的,人参卖了多少银子?”
“八十两!”
程氏内心一喜,有了这八十两,家里就能宽裕多了。
别看温家是富户,但这些年置业孩子们娶妻,孙子们一个个也渐渐大了,这花钱的地方可多了,家里的存银,也就剩五十几两了。
她还担心,这要是真如当家的说的,要闹灾,那这银子,只怕支撑不了多久。
现在有了这八十两,那就不用担心了。
闺女果然是家里的福星!
温老爹回答的时候,也没避着人。很快,温家其他四房也都知道了那人参卖了八十两的事,个个心里都很高兴,干活都比上午快了很多。
晚上吃饭的时候,温司遥把两摞点心提到饭桌上,孩子们看着那一堆的点心,眼睛都直了,嘴馋的已经开始嘶溜口水了。
温司遥轻了轻嗓子,郑重的开口:“爹、娘、各位兄长嫂子和侄子女们,这一年因娇娇之事,各位都受累了。娇娇也没什么别的本事,趁今日买了几包点心,给大家赔个不是。”
说完,便把点心一房两包递给四位嫂子,剩下的两包则放到程氏面前。
家里人们见温司遥这么正式,震惊之下,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。四位嫂子更是面面相觑,这两日,小姑子变化实在太多了,她们有些消化不过来。
最后,还是嘴巴最利索的杨三娘开了口:“哎呦,小姑子说的这是啥话,一家人什么受累不受累的。”
说完又朝孩子们喊:“你们这些皮猴,还不赶紧过来感谢小姑给你们买点心吃。”
孩子们立刻大声感谢,“谢谢小姑。”出奇的整齐一致。
“你们可得记得你们小姑的好。”程氏趁机开始敲打。
“别看家里是富户,但这两年收成不好,肉铺营收也不如往年,小子们又大了,陆续又开始读书,家里银钱其实已经不趁手了。”
“这要不是娇娇挖了人参卖了钱贴补家里,真要是闹灾,咱家的日子就难熬了。”
“你们几个,可得记着小妹的好,知道吗?”程氏看向几个儿子儿媳妇。
“娘放心,我们自然记得小妹/小姑子的好。”众人纷纷应。
程氏敲打完,看向眼巴巴看着点心的孙子孙女们,拆了自己面前的绿豆糕,对温兰道:“大丫,拿去你们姐弟几个分了。”
“娘,我们这都有呢,哪里……”张氏赶紧道,说着就要拆自己跟前的。
“行了,这是娇娇买给你们的,你们自己收房里去。我老婆子年纪大了,不爱吃甜食,我这先给孩子们分一分解解馋。”程氏摆手。
“大丫,过来拿去。”
温兰这才赶紧过来,把绿豆糕拿到孩子那桌,一人分了一块,剩下的六块又包起来给回程氏。
几个儿媳见程氏这么说,便都把点心提回自己房里。
晚饭依旧是野菜黍米粥,配一个菜饼子,还有两盆荤油炒青菜,温司遥则单独再一碗大米饭和一碗鸡蛋羹。
“娘,我已经好多了,明天不用再单独给我另做了。”
程氏瞪她,“好什么好?杨郎中都说了,要养几日。你可别趁着年轻……”
见程氏又要说教,温司遥赶紧闭嘴扒饭。
吃完饭,回了房,柳五娘小声问温四郎:“你说小妹这是真磕好了?竟还这么好心给大家买点心。”
“你知道什么,我小妹小时候可好了,自从跟那崔家定亲后,才不一样起来,如今崔家退亲了,自然又好了。”温四郎道。
“依我看,那崔家就是个灾星,克我小妹。”
柳五娘撇嘴,大家一个村的,谁不知道谁呢,小时候她也没见温娇娇能有多好。
温四郎见柳五娘那样,压低声音道:“你可别不信,我小妹小时候,但凡我外祖带她上山,总能猎到大猎物。我外祖说,那些猎物都是自个儿伤了,就好像特意在那里等娇娇一样。”
“娇娇每次去城里,还总能捡到些银钱,少则几文钱,多则几两银。”温四郎有些怀念。
那时候,小妹每次捡到钱,总会买些好吃的,分给他们几个。
崔家那群瘪三,祸害他小妹那么久,早该退亲了。
“真的?”柳五娘诧异,“怎么从没听过这事?只知道算命的说你小妹是富贵命。”
“我娘不让说,怕惊了小妹的福气。”温四郎道,“你且等着吧,小妹如今又好了,咱家的好日子要来了。”
“真的?”
“你且等等看吧!”温四郎十分自信。
他有次不小心听到祖父祖母的谈话,家里之所以能盖这么大的房子,买这么多地,那可是托了小妹的福。
天水郡土地肥沃,耕地那可是紧俏的很,农户家,二十亩者为上户,十二三亩为中户,四五亩者为下户。
他家可是有三十亩地呢,连里正家也不过就这么多,这些地大部分都是小妹出生后才买的。
在这之前,他家可是屠夫,不耕地的。也就爹娶了娘,打破了代代单传的魔咒,祖父这才买了几亩薄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