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鱼文学
高质量好文笔小说推荐

第2章

陈宁搭着后座的刘波,一路前行。

偶尔,两人也换一下位置,让刘波来踩踩自行车。

就这么交替着,他们来到了县城。

陈宁没有手表,也不知道现在具体的时间。

但是他已经尽量赶快点了,这次要是迟到了,可就留下坏印象了。

陈宁把自行车开到了医院后门,然后和刘波一起把黄鳝抬到后厨门口。

刘波这才发现,陈宁要把黄鳝卖给医院,并不是市场。

后厨没有开门,两个小伙子就气喘吁吁的坐在台阶上休息。

“小宁子,这医院能收我们这些黄鳝吗?”

“可以的,提前打过招呼了,医院这边收的量少,可以讲人情。

市场那边就不行了,价格低要求品质好,你没有长期供货,人家都懒得理你。

而且就现在的市场,黄鳝都不怎么收。”

陈宁解释了一下。

刘波疑惑,“咋市场不收,医院就要呢?”

“这个就叫需求,黄鳝对恢复病情有疗效,这师傅煮的黄鳝粥也够味,所以在医院不愁没人要。”

刘波好似懂了,但还是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:

“那为啥人家要我们的黄鳝,不要市场的呢?”

没等陈宁回答,进入后厨的门口便传来了脚步声。

定睛一看,郭勇正提溜着他的水烟筒,懒洋洋的过来。

他的腰间还别了一串钥匙,响起“喀嚓喀嚓”的碰撞声。

“哟呵,你小子还挺准时。”

“那可不,我郭哥安排的事,必须得办到位呀。”

陈宁主动上前两步说着。

郭勇满意的点点头,然后打量了一眼刘波。

“这是我兄弟,黄鳝基本都是他抓的,我就打个下手。”陈宁介绍了一下刘波。

“小伙子手艺可以,不错。”

郭勇夸了一句,然后拿出钥匙,打开了后厨的门。

随后郭勇从里面拖出来一个大桶,还拿了一杆秤。

“小伙子们,上称吧。”

闻言,两人迅速动起手来。

就几分钟的时间,就把黄鳝称好倒进别人的大桶里了。

“嗯……除去竹篮子的重量,一共是53斤6两,你看看数。”

郭勇把随身带的小本子递上来,上面用黑炭潦草的写了几个数字。

陈宁心里有数,大概是这么个区间。

“瞧您说的,您计数肯定没问题,算50斤就行。”

陈宁说着,又从口袋里掏了一根散烟过去。

这次郭勇反倒不好意思接了,“这是干啥啊,等下说老哥的秤不准呢。”

陈宁摇头,把那根散烟塞进了郭勇的手里。

“咱的关系,就别说这种话里,以后还要劳烦您的帮衬呢。”

郭勇对于这番话很是受用,被人尊重的感觉自然是好的。

刘波在一旁听着、看着,突然觉得陈宁好陌生。

根本不像平时的他,倒是像个摸爬滚打好多年的商贩子。

郭勇从内衬口袋里面使劲掏了掏,把那一叠纸币掏了出来。

“既然如此,那老哥也不废话了。

说好的七毛钱一斤,50斤就是35块,我现在点给你。”

说罢,郭勇先捻了三张十块钱的‘大团结’出来,随后又数了5张一块的。

递给陈宁的时候,陈宁却摆了摆手。

“活都是我兄弟干的,以后可能也是他来的话,还请您多多关照他!”

郭勇面露诧异,但是也没说什么,把钱给到了刘波面前。

刘波哪里亲手接过那么多钱,他手都有点发抖。

还是陈宁推了他一下,“愣着干嘛,谢谢你郭哥啊。”

“谢……谢谢郭哥。”

最后还是郭勇把钱塞给了刘波。

刘波呆呆的看着手里的钱。

而陈宁却是利索的收拾起地面的竹笼,并且主动帮郭勇把那几十斤黄鳝抬进后厨。

这一切郭勇都看在眼里,他不明白这么一个会来事的小伙子,为什么要那么帮衬朋友。

“行了,这也不早了,你们该回去就回去吧,下次抓到黄鳝还可以送这来,反正量不多,老哥我都可以帮你们收了。”

“行行行,那就先不打扰老哥了。”

陈宁和刘波告别,拿起竹笼出了医院后门。

才刚出去,刘波便疯了似的跳上陈宁后背。

“啊啊啊,这么多钱,我们发财了!”

陈宁一脸无可奈何,“发发发,但是你能不能不要勒我的脖子。”

刘波松了手,悻悻笑着。

“我还是第一次赚那么多钱,以后顶天了就卖个几块钱。

幸好是你出手,昨晚你抓的也不少。”

说着,刘波把钱全部递给了陈宁。

“怎么,钱都不要了?”陈宁挑眉,打趣问道。

刘波认真的摇头,“这钱都是你的,黄鳝是我送你的。”

陈宁的心咯噔了一下,随后拍拍刘波的肩膀,“行了,别说傻话了,拿着钱我们去吃完猪蹄粉条去。”

“行,那我先拿着钱。”

两人骑在自行车上,刘波得意的笑着,一只手按住自己的口袋,生怕钱飞走了。

“对了,那个问题你还没回答我呢,为啥这个郭哥不直接从市场拿货?”

“贵呗,现在市场的黄鳝也不多,我提前去问过班上买水产的同学,价格要到一块左右。

现在他能七毛钱拿,这中间的价格,落到谁的口袋了?”

刘波一脸惊讶,“这么说,他啥也不干,钱就给他赚了?”

“是啊,这就是资源,而且整个后厨就他能做而已。”

陈宁对于这种事情轻车熟路,前世做商人无非就那几样,掌控信息,处理信息,做出选择。

刘波不怎么懂,但是现在国家开放了政策,是可以自由买卖了。

但是购买东西还是需要票据,粮票、米票、肉票。

两人来到了国营饭店门口,停好自行车后走了进去。

陈宁还是很怀念这个味道的,一上来就熟练的喊了一声:

“来一碗猪蹄粉条,多放葱!”

刘波有样学样,也跟着喊道:“给我也来一份,我多要点面条。”

说完,二人找了个靠街边的位置。

等到粉条上来的时候,刘波被面上的猪蹄给吸引了目光。

红润多汁的猪蹄,还冒着热气。

他都能看到外露的猪蹄筋,白嫩白嫩的。

“开吃咯!”

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