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璀璨年代:重回1997》第八章 天赐良机
伊芙琳和张爱琪同龄。
却比张爱琪高了大半头。
穿着一件运动装,带着棒球帽,下巴尖尖的,一头金黄色的秀发,编成一个小辫子垂在脑后。
“亲爱的张,这是你朋友吗?”见到徐朋,伊芙琳问张爱琪。
“嗯,是的,我的同桌。”
经过简单的沟通和认识之后,徐朋找个机会就离开了。
此地不宜久留,虽然张爱琪一再挽留,但还是满头大汗的走了。
天知道,张爱嘉那个小混蛋,还能说出什么令人发指的话出来。
很快要摸底考试了,徐朋回家的路上,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不参加考试。
现在考试的话,妥妥的倒数第一,他可不想丢人。
摸底考试又叫模拟考试,几乎高三整个阶段都在考试,不停的考试。
徐朋还记得,当年高考复习的时候,老师们抓重点题,洋洋洒洒自信心十足。
谁知道,老师们天天强调的必考题一道没出,考的都是他们规避掉的名不经传的题目。
可问题是,躲得了初一,躲不过十五,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十多场呢。
回到家,徐熙儿就围在徐朋后面转,问东问西的,句句不离张爱琪。
“学习,没事总八卦什么,你要考全年级前十,哥啥都告诉你。”被问的实在没招了,徐朋服软了。
“真的?”徐熙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,一脸期待。
“一口唾沫一个钉。”
“那行。”徐熙儿立刻变换了一副嘴脸,拉住徐朋的手腕,“哥,你还真别说,有几道几何题不会,你给我讲讲呗?”
怕啥来啥,自己都犯愁考试怎么办呢,几乎都忘得差不多了。
可不能说啊,总不能说,你给我现在连初中几何题都不会吧?
“你们最近也要考试了吗?”徐朋奇怪的问,记忆里,徐熙儿学习就没这么勤快过。
“是呗,正头疼呢。”拿起笔,在练习册上划了几下,很无力的样子。
“妹,我和你说,西方学者做过调查,人不能再紧张的气氛下学习的,要保持足够的清醒,足够的放松,才能考出好成绩的。”徐朋忽悠道。
“真的假的?”
“我还能骗你?”徐朋一副很认真的样子,“成绩排名不重要,重要的是学的开不开心。只要学的开心了,什么知识都能吃透的。所以,作业做完了就睡觉,养精蓄锐,等着开始的那天。”
“对。”
徐朋的话徐母听见了也是一阵点头,“你哥说的对,咱们家不注重啥成绩不成绩的,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的,识字就成。”
徐熙儿眼睛一亮,不学习最好不过了,“妈,那我能看会电视吗?”
“看吧看吧。”徐母看看窗外,临近傍晚,夕阳的余晖映照出一片火红,“别看太晚,天黑就睡觉。”
看着徐熙儿兴高采烈的去看电视了,徐朋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劫后余生,徐朋和徐母打了招呼就又出门了,“妈,我去海边转转,要高考了压力大,放松放松。”
“去吧,去吧,早点回来。”
西炮台,距离徐朋家大概四公里左右,辽河入海口的左岸。
夕阳即将落下的时候,就是西炮台风景最美的时候。
上辈子,每次遇到烦心事,压力大得时候,徐朋会来西炮台那里吹海风。
刚开春,海风还很干冷,将山地车锁好之后,直奔两尊铜炮的房相过去。
回来仅仅一天,就开始琢磨如何赚钱,如何应付开始,多少有些头疼。
刚到西炮台的铜炮边上,就听见一阵嘈杂的声音。
一个背着背包的外国人,正在和一个穿西装的华人,不知道说着什么。
外国人四十多岁,穿着一条牛仔裤,一件红色的冲锋衣,叽哩哇啦的说着别人都听不懂的法语。
穿西装的男人似乎是个翻译,但他却和对方说着蹩脚的英语。
最后,给穿西装的华人整的没招了,直接说了中文,“约瑟夫先生,您说什么我实在听不懂……您在等等,很快本地最好的翻译就来了。”
听见对方说中文,约瑟夫尴尬的一耸肩,他也不知道对方在这说什么。
徐朋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了,这里大多数都是营口本地人,小鬼子倒是挺常见,老一辈的还都能说上几句蹩脚的日语。可其他国家的老外就很少见了。
上辈子见到的第一个老外,还是上大学时候的教英语的外交。
更何况,97年这一代人,外语的语种北三省与义务教育阶段,更倾向于俄语和英语。学英语的都少,更何况是法语了?
用英语交流都很费劲儿,更别说其他语种了。
中年人很急,连续打了好几个电话,“你们什么情况?给我找一个懂法语的就那么难吗?法语的没有会英语的也没有吗?给几个学校的校长打电话,把他们最好的英语老师都找来。”
挂了电话,中年人一脸懊恼,自言自语:正经用人的时候一个没有,国家养你们这些年,都吃白饭的吗?
“能打扰下,问问是什么情况吗?”徐朋走上前问中年男人。
中年男人上下打量了一眼徐朋,“小孩子没事儿瞎打听什么?”
“这个法国人的英语也不怎么样,你随便找个翻译过来,也很难翻译的清楚,更何况实时对话和课堂教学不一样的。”
徐朋也打量了一下中年人,“看你也像是一个领导,最好慎重一点,别在外宾面前出洋相。”
“说的就好像,你英语很牛一样。”中年人不屑道。
“你还真别说,我不光会英语,还会自学了法语。”
“你?”中年人一万个不相信,“我已经让人联系咱们几所学校的校长了,很快就有人过来的。”
可是足足过了十几分钟,中年人又连续接了几个电话,都没人接这个活,记得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了。
好巧不巧的,也不知道电视台啥时候接到的消息,居然拍了一名记者和摄像师过来。
这年代,物以稀为贵,好不容易有老外过来,都像凑凑热闹。更何况,现在的娱乐项目除了看电视,也没别的了。
徐朋当年在王雪莉的支持下,一直做翻译培训工作。而且在王雪莉的威逼利诱之下,又学了好几个国家的语言,几乎天天都是和各大集团以及外教打交道,在和老外交流方面还是很有信心的。
原本寻思自告奋勇一下,试试自己老本行忘没忘,顺带着在赚点翻译的钱,可却被拒绝了。
作为一个活了两辈子的人,不可能坐视这么好的机会和自己擦肩而过的。
无论怎么样,还得试试。